海陆丰红色培训首页 > 红色海陆丰 > 海陆丰红色故事 > 海陆丰红色故事【5】彭湃剪娘伞

海陆丰红色故事【5】彭湃剪娘伞

30 2024-04

16:37

分享
来源:作者:




明清时期,海陆丰民间有一个传统习俗:凡为当地做了兴修学堂、修桥铺路、赈灾济民等好事或办事清明廉洁的县官,在其离任之际,当地士绅必会郑重地为他们做一柄娘伞,又称“万民伞”,作为其受到百姓爱戴、治民有方的见证。每一位离任的县官都极看重此事,千方百计地通过乡绅里的头面人物出面募捐,捞一柄“万民伞”来提高自己的名声。然而,清代末年海丰知县冯汝梅就没有那么“好运”了,他碰到了敢作敢为的少年彭湃

清宣统元年(1909年),海丰知县冯汝梅是一个贪赃枉法、做尽坏事、刮尽民财的坏家伙,百姓恨之入骨。当冯汝梅卸任之际,海丰公局的头面人物陈裕珂、陈月波父子纠集海城一班地主豪绅在其东笏的府中商议。父子俩在众人面前演起双簧吹捧冯汝梅。众豪绅也都想巴结冯汝梅,希望他能在新太爷面前说上几句有利于自己的好话,遇事能得到提携照顾,故此一致同意题捐娘伞。座中有彭湃的祖父彭南金,他是海丰首富,并且是“彭名合”的掌门人。因每年拥有一千多担租谷和六十多间铺面的出租收入并兼营商业,陈氏父子自然想趁机狠狠敲诈他一番。于是众豪绅根据他父子俩的眼色开口道:“彭老板家财万贯,德高望重,当然要领衔署名,带头捐款!”彭南金听后习惯性地眨了眨眼睛,知道众人在敲他竹杠,心里盘算了一下捐银多少为妥,最后同意捐银五百两。众人亦“一百”“五十”地报上捐银款,不消一袋水烟吸完的功夫,捐款的数目已达到做一柄娘伞工本费的数百倍,喜得陈裕珂父子俩眉开眼笑,交代家人在府中设酒席宴请众人。

翌日,陈裕珂将管家叫来,吩咐他到大街最有名的制伞铺定做一柄大伞。三天后,娘伞做好抬入东笏陈府。这柄大伞是用金丝线缝合红绫缎制成的,伞圈垂着五色穗条,上面嵌镶着一串串闪闪发光的珠宝。彭南金因捐款最多,名字被金丝线绣在第一位,接着陈裕珂、陈月波等一班豪绅地主的名字亦按次序一一绣在缎面上。

很快,到了新旧县官交接之日,这班豪绅穿戴整齐,个个戴着礼帽,穿着对襟马褂集中在陈府。一位壮实的大汉高擎着娘伞走在前面,随后一班雇请的锣鼓班敲锣打鼓地高叫:“送娘伞啰!送娘伞啰!”一路走一路放鞭炮,吸引着城内的百姓出来围观看热闹。人群中豪绅们大摇大摆地拥着娘伞前往县衙门。卸任知县冯汝梅闻讯大喜,急忙带着衙差从衙门内奔出,迎候在大门口,对着由陈氏父子率队的地主豪绅又是打拱又是作揖地说:“有劳诸位父老的厚爱,前来道别。小弟何德何能,敢荣膺此娘伞高誉!惭愧!惭愧!”一边接过娘伞嘱衙差摆放在县衙门前供人瞻仰,一边摆手引领众豪绅鱼贯进衙门内茶叙。

捐娘伞的消息,很快传到正在海城私塾读书的彭湃耳里。当他听说祖父的名字署在首要位置,不禁皱起眉来,明澈的眼睛闪过一丝光亮。忽然,他计上心来,决心要整治一下这位贪赃枉法的狗官,不能让他既贪赃枉法又得到娘伞的诡计得逞。当即他约上六七位同学,带上剪刀直奔县衙门。他挤开围观的人群,拿起锋利的剪刀,对准娘伞缎面上祖父的名字,手起刀落剪了下来。其他同学亦仿效他将各自长辈的名字剪掉。一块块缎布碎片纷纷坠下,一柄圆大的娘伞,三两下功夫就被剪得七零八落、千疮百孔。几个衙差见势不妙,凶神恶煞般地上前喝阻。彭湃挺身而出,理直气壮地说:“捐娘伞嘛,自古以来都是由人自愿捐献的。我家现在不捐了,难道你们要强迫我们捐献不成?”围观的群众闻言都鼓掌并大声叫好,还对衙差斥道:“不准欺负小孩!”于是大家鼓噪起来。衙差被彭湃驳得哑口无言,又见弹压不了人多势众的百姓,急忙跑入衙门内向冯汝梅报告。冯汝梅听说娘伞被毁,气得两眼圆睁,口吐鲜血,急火攻心而晕倒在地。经衙役救醒后,知道自己是下台知县,已没有什么大作为,叹道:“运逢太岁,败运,败运!”便自认晦气罢了。他在衙门歇息了几天,精神刚一好转就赶忙悄悄地离开了海丰县,偷偷地溜走了。陈氏父子偷鸡不着反蚀了米,气得徒呼“奈何”!


cache
Processed in 0.007927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