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丰红色培训首页 > 红色海陆丰 > 海陆丰红色文化 >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七年斗争略述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七年斗争略述

17 2024-07

10:41

分享
来源:作者:中共海丰县委党史研究室

海陆丰革命根据地七年斗争略述

中共海丰县委党史研究室


历史有名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自1927年形成至1933年丧失,屹立7个年头6周年。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有关的党史论著都写成存在4个月。按国家规定标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根据地,最少须斗争半年,据此,把7个年头写成4个月,不但影响有关论著的严肃性,也损坏这块根据地的形象。为此特据历史文件记载,编成这篇资料,请专家学者赐教,并要求有关倡导者和论著作者,采取有效的措施更正。

一、1927年4月至1928年10月

1927年4月下旬,中共海陆丰地委回击蒋介石、李济深背务革命,屠杀工农,自发领导所属海丰、陆丰、紫金3县(含党和农会属海丰领导的惠阳高潭区)举行武装起义,三县于5月1日成立各自的县临时人民政府。5月9日因故军进攻退出各县城。同年9月,新成立的东江特委和海陆丰地委执行中央四省秋收起义计划,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8日和17日,先后克服陆丰和海丰两县城,分别成立工农独裁的临时革命政府,宣布没收土地交农会分配。25日,得知敌军来犯讯息,按原先制订的计划,主动退守海丰公平、陆丰新田一带山区,建立军事根据地(当时叫农军防地),东江特委驻公平区黄羌分区朝面山,海丰县临时革命政府驻黄羌官田吕姓房屋,陆丰领导机关退东南山区,领导两县农村根据地斗争。稍后,南昌起义军千多人由董朗等率领,于10月7日到达新田碣石溪,9日来到朝面山,到后即挖战壕为防守之计(起义军后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2师)。当月下旬,二师和农军打败侵犯黄姜敌军,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11月1日再克海丰,11月5日再克陆丰,至12月肃清两县除陆丰上砂一隅外境内残敌。11月10日起,先后成立汕尾、陆丰、海丰和两县城区的两县三市(镇)苏维埃政府,农村以区、乡农会为政府,至1928年初区也成立苏维埃政府。至此,包括高潭,根据地面积约6千平方公里,人口约80万。

1927年11月下旬,据省委指示,在海丰重新成立东江特委,彭湃任书记,领导海丰、陆丰、紫金、五华、普宁、惠来6县,加上高潭有7县地域。广州起义军改编的工农革命军第4师于1928年1月5日到达海丰,随后,东江特委率2、4师向所领导各县发展,结果又有普宁、惠来等县和五华、紫金各一区(含高潭)成立县、区苏维埃政府,根据地面积扩大、人口约100万。这是海陆丰根据地全盛时期。 I

1928年3月,海、陆两县城陷落,下旬,东江特委机关迁惠来。两县县委领导反“围剿”斗争。4月,省委指示潮、普、惠和海陆丰成立进攻敌人的指挥部,当月,派赵自选、张善鸣来海丰指挥反攻县城,虽救出近百位被抓的同志,但赵自选在指挥攻五坡岭敌军时不幸牺牲,遗体由黄姜农军运回安葬。张善鸣等几位同志到后即被捕牺牲,攻城失败后,敌军进攻山区根据地,四师师长叶镛,二师参谋长王备先后牺牲。

6月,东江特委和潮梅特委合并,仍称东江特委,领导潮梅和海陆丰等县。同时,在海丰成立以省委委员、东江特委委员杨望为书记的海(丰)陆(丰)惠(阳)紫(金)4县暴动委员会,指挥4县反“围剿”。9月,杨望追击敌堆至五坡岭,不幸中弹牺牲。同月,原东江特委书记郑志云也在潮普惠牺牲。此后,海陆惠紫地区同东江特委的联

系困难,另成立党的特委,海陆丰根据地发生变化。

二、1928年11月至1931年5月

海、陆、惠、紫4县同东江特委交通困难,工作上得不到及时指示,为解决这个问题,出席4县暴委会议的各县县委代表,经海丰县委提议,于10月6日晚上举行会议,决定成立海陆惠紫4县临时特委,写了专门报告向省委报告。

10 月26日,省委复信4县临时特委、暴委和海丰县委,批准成立海陆紫特委,并据“六大”对于全国政治形势的估量指示特委工作.11月省委第二次扩大会议决定 东江成立两个特委,第二个特委即海陆紫特委,要求“以海丰为中心,陆丰、紫金两县为其应注意的县份,而与五华、普宁、惠来、惠阳等县发生密切关系”。从此,海

陆丰根据地一分为二,属惠州县份的根据地由海陆紫特委领导(特委后改称海陆惠紫,惠属特委)、属潮梅县份的根据地由东江特委领导。根据地的斗争进入新时期。

省委10月26日还付给特委2百元作红军出境费用。从此特委根据省委指示进行工作,分批安排2、4师余部出境(至次年6月完成,有少数如符锦惠等留下,后成为49团骨干)。12月5日,省委派陈郁来海丰巡视,传达省委扩大会要点,并带来指字第1号信,赞扬特委经过几个月奋斗,保持一部分政权,党和苏维埃工作都有进步。指示将4县暴委改为革命委员会。3县有了统一领导的临时政权。

1929年1月上旬,特委在海丰梅陇的輋钟村举行3县党代会,选举新特委委员,陈舜仪仍任书记。当年2月,陈郁在《参加海陆紫代表大会的感想》中写道:“这次会议的时期与环境,可以说是海陆紫从来最严重的时期,但这次会议绝没有受到半点影响。同时各县代表虽是受了敌人的封锁大搜,把交通封锁,但很艰苦的仍然依时到会”,这次会议开了8日夜,结束当天还开了有红军参加的游艺大会。

这个时期严重到什么程度?省委给中央的报告写道:

“海陆丰、紫金……红色乡村之受摧残,真所谓惨不忍睹”。有的乡村被围剿60次以上,自1928年3月至1929年2月,海丰一县被杀害的达6千人以上。“但海陆紫工作虽然一方面表现严重的失败,另一方面农民群众的情绪并未完全消沉,苏维埃政权仍秘密存在活动,尤以海丰的表现最好。现在海丰一、二、三,四、九等区苏维埃仍存在,工作仍继续进行”。

1929年蒋桂战争爆发后,省委指示特委扩大为海陆惠紫特委,6月特委开扩大会,领导成员增加,根据辖区扩大部署各项工作,对于游击工作,游击战争的原则是攻敌人力量薄弱、有政治影响、群众基础好的地方,进攻不保守、流动不固定,工作须绝对秘密和迅速,为此,决定“以海丰特别是海丰之公平区为开始动作中心区域,其他各处则尽量做牵制敌人及响应的工作",对游击的组织和指挥等也作出部署。7月,消灭敌公平区高沙据点,海丰山区根据地联成一片,以后节节胜利,10月成立红军第6军17师第49团,后来发展至1000人。11月,特委阅报知朱毛红军人潮梅,分析形势,“决定暴动,先多去海丰县城,次第消灭各区敌人,再进而多取鹏、紫、惠阳、揭阳,发展与东江及朱毛联成一气”。至12月3日攻进海丰县城,群众参战3000人,毙伤敌军100多人,影响很大。因知敌军驰援撤退。

1930年1月初攻下高潭后,4县根据地已联成一片。2月22日,省委在第88号通告中说:“海陆丰、琼崖暴动胜利的苏维埃虽然受了很大的摧残,但游击战争从未停止,乡区苏维埃依然存在,苏维埃政权已成为广大劳动群众拥护的目标,最近海陆丰工作的恢复发展,苏维埃已逐渐普遍,鲜红的旗帜仍旧是飘扬于海陆丰”。高潭克复后,在海丰,敌我处于相持态势,海陆惠紫特委为“获得更广大群众,扩大更广泛的苏维埃区域”,“只留下一连红军及海丰各区赤卫队常备队在海惠紫一带游击,控制敌人的行动,巩固及发展苏维埃政权”。“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城市发展”。于是集中全团,“向陆丰发展”、节节胜利,“一直至4月间到潮(阳)、普(宁)、惠(来)帮助群众暴动”,普惠一战,甚至打到没有子弹,将石头掷去,他的弹药抢来再打”。这个时期的战斗,把国民党军吸引在潮梅西南,客观起到保障东江特委在丰顺顺利举行工农兵代表大会的作用。

当年4月,省委要求在红色五月工作以后,海陆惠紫定将红军扩大到一军。

1930年6月,海陆惠紫特委在海丰惠阳交界的三坑(现惠东)举行党代会,省委卢永济参加,会后,“在省委指示下,由4县革委转变成立为东江掠维埃惠州十属特 别委员会,为公开总领导暴动机关”。下有海丰、陆丰两个县苏维埃政府,惠阳、紫金两个县革命委员会,根据地“纵横略有200方里”,人口 20万,党员约5千人。

1930年12月,据中央建立六大苏区和可以建立跨政区县委计划海陆惠紫特委领导的根据地因联成一片,建I为海陆紫县(含高潭)。在陆丰碣石溪举行3县苏维埃代表大会,成立苏维埃政府。这是海陆丰根据地的又一次转变。当时,广东东江地区和闽、赣根据地合建闽粤赣区,东江地区原来两个特委和两个苏维埃政府随之撤消,设两个闽粤赣的分委——西南分委和西北分委,领导两地区各边区县。同时,东江两特委领导的红军,也由中央军委南方办事处主任李富春来大南山改编为第6军第2师(闽西为第1师),49团改编为第1团,团长林军杰,原东江特委各团合编为第2团,团长古大成。当年12月,1团开回碣石溪途中,林军杰作战牺牲,后由师长彭桂,师政委黄强兼任1团团长、政委。

三、1931年5月至1933年5月

1931年5月,东江地区从闽粤赣区分出,重新成立东江特委后,又是海陆丰根据地又―次较大的转折,第一、1929年东江特委在潮梅地区新发展的根据地基本丧失或失去联系;第二、1928年11月分开的两大根据地海(丰)陆(丰)紫(金)和潮“(阳)普(宁)惠(来)又重新合在一起;第三,特委将陆丰东南和惠来、揭阳的毗邻农村,合建陆惠(来)县,成立县革命委员会。也就是说在1928年的海陆丰根据地,建立三个边区县,但这三县根据地面积、人口,比起1928年

是大大减少了。这时东江特委同中央联系较多,也可以说,这个时期的海陆丰根据地大部分时间属中央领导。

这期间,东江特委做了很多工作,但由于执行王明路线,肃反扩大化,错杀了上千干部群众,被中央严厉批评,至1932年3月才大体纠正,据特委向中央检讨的报告:其中潮普惠有原东江特委书记颜汉章(海丰人,潮梅时期的东江特委)、吴炳泰(特委常委)、接任古大存的二团团长陈伯虎(海丰人)。陆惠有两位县委常委(海丰、陆丰籍各一人),海陆紫有2师政委黄强(海丰人——现汕尾市城区),县委常委刘东、县委秘书严颜(即颜严,刘、颜均海丰人),前广东省委委员黄依侬(陆丰人)等。海陆紫县在肃反过程迁公平与朝面山相连的苦竹园。

特委于1932年4月18日召开扩大会,研究工作,调整特委组成人员,结果特委委员11人中,海丰籍占7人,互选的5名常委中,海丰干部有3人:郑振芬(女)、徐国声、彭承泽(后均牺牲),另有袁策夷(军委书记,同年9月去职,建国后曾任印度大使),另1名李茂崇任书记(后叛变)。虽然错杀了大批干部,弄得人心惶惶,但军民革命情绪仍相当稳定,英勇作战,如第2团于1932 年4月大败进犯潮普惠大南山的一路敌军,毙伤敌副团长以下官兵100多人。现以徐国声《海陆紫苏区通讯》为例,略为介绍军民斗争情况以见一斑。“群众对红军,苏维埃的信仰很好”。当红军经济有困难时,自己急用的款也借给红军先用,为红军运输,成群结队,星夜挑担跑几十里 路,有的不肯收付给的运费,埔仔、明溪等村群众,配合红军、赤卫队作战,埔仔军民共同奋战、埋地雷,一次毙伤犯根据地敌军百多名,新圩仔等村,夏收时赤卫队放哨,农民抢收,有的岗哨接近敌哨,说话都可以听见,明溪农民背着毡被、包袱种田,敌军来犯,赤卫队抗击,老少牵牛挑东西有组织地退走,敌人去后又回来耕作。后因敌军进攻同时,在根据地筑炮楼、驻军。根据地日益缩小。据1932年11月徐国声给中央的报告:两块最大的根据地,潮普惠长100里,宽70里,海陆紫长也100里,宽只10里。全部根据地人口 6万多,还有赤色乡村人口 17万多。特委领导6个县委和两个特派员,共有党员3千多人,其中有根据地的海陆紫、陆惠、潮普惠共有党员3千。至1933年1月,据东江特委报告:不少根据地被敌驻军或筑炮楼,2000党员的海陆紫只有不上1000人,700党员的潮普惠只存100多。乡苏已塌台,县、区苏维埃政府藏在群众不知道的山中或石洞(如潮普惠),至3月,区苏机关已经成了空壳。

同年5月,东江特委委员周大林和东江军委经理处长陈云山写给厦门市委和福建省委的信说:“整个东江特委亦是成问题”。至此,根据地已接近丧失。

革命根据地指的是具备国家规定标准的地区,没有地,就无从谈革命根据地。综观海陆丰革命根据地7个年头的斗争,虽然地域有增有减,有分有合,中后期曾改设边区县。上级领导机构辖区有变化,机构名称有更改,但屹立至1933年,任何人都否认不了!

四、海陆丰根据地的影响

1928年5月,红2师参谋长王备在一份报告中说:海陆丰苏维埃成立后,“不但对东江革命运动有密切关系,即对于广东全省影响亦大,如12月广州之暴动,远因亦因海陆丰苏维埃尚在继续发展,故毅然举行。东江如惠来、普宁、紫金、五华、惠阳之高潭区,嗣后均能发展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解除一部武装者,俱因海陆丰苏维埃政府之存在,而有以实际的武力人力财力帮助而后所得的结果。

再举具体帮助例子。财政方面,“尚须帮助惠阳、紫金、五华、惠来等县之活动费与省委每月3千元之帮助费”。人力方面,据1928年1月28日海丰县委给省委的报告:“县委为帮助东江暴动,自克复至今已派出70人,多系负责同志,今为发展普宁农民暴动,形成东江的割据,复派尖串队200人随红军第4师前往助战,并为2师5团代招兵士,将向紫金、五华等处发展”。再举历史文件记载几个例子,“紫金县自东委派陈振韬同志去工作后,工作比前进步,新同志已增加三分之一(从前只有19人),工作亦紧张一点”。“惠来因党没有基础,并无什么工作。现此地已派黄符同志前往主持”。不但对东江特委领导各县帮助,对北江,广州起义的帮助,历史文件也有所反映,如1928年1月21日北江特委给省委的报告,提及曲江县有“准备欢迎海丰代表”的记载,提及仁化县有“吴齐也去宣传”。吴齐是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委员。“各县农民非常欢迎共产党派去的军官及共产党员。特别是最后去的海丰农民代表及省农民协会委员,给群众不少的兴奋”。“随后阮啸仙来到,海丰代表亦来,于是决定阮啸仙照省委命令前往工作,海丰代表吴齐亦同去……啸仙,吴齐次日(元旦)即行前往。省农会委员,海丰代表去,想必也有很大影响”。1928年2月1日《浩给北江特委省委信》中谈仁化农民起义成立苏维埃情况,1日27午开全区武装大会,主要事项是:CP代表省农会常务训话(这是农民代表写的):海丰苏维埃代表训话……口号有“照海陆丰的样子去做”。

广州起义,海陆丰多少也有所影响,1927年11月28日张太雷给委信说:“既然广州准备暴动夺取政权,各地农民更须尽与广州工人联合。特别是海丰军队及农军,要准备向此方移动”。随后,苏兆征来海丰。“因广州当时准备暴动,故决定如广州暴动,则海陆丰向惠阳发展,以便彼此一致联络,以期成立东江割据局面。如是派遣许多同志赴惠阳工作。不久而惠阳之第三区(高谭)完全被农民占领,其他各区农民亦继起暴动。不久广州暴动而即失败”。广州起义因提前举行,被选任“平民委员会主席苏兆征同志尚在海丰未能赶到,由他(张太雷)暂代”。

海陆丰苏维埃政权成立后,省委和中央都很重视,大力宣传介绍,1927年12月12日,中央《布尔塞维克》第8期发表罗浮的《中国第一个苏维埃》,副题《海陆丰工农兵的大暴动》。12月31日,中央要求湖南省委,“应在湘赣边界或湘南创造一个深入土地革命的割据局面一一海陆丰第二”。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中央政府关怀海陆丰,1957年纪念海陆丰苏维埃成立30周年,广东省副省长古大存、苏联驻广州领事鄂洛夫都来参加,同时开老区代表会,令海陆丰群众大受鼓舞。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海丰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会场旧址红宫红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1年6月27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列举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的革命根据地,海陆丰是其中之一。

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于1989年3月31日公布,海丰县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后两者对遭受“文革”浩劫的海陆丰人民是巨大的安慰和鼓舞,这些也是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各县人民的光荣!


no cache
Processed in 0.284199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