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仲勋平反彭湃冤案

19 2024-07

16:37

分享
来源:作者:许宇奈

1978年4月间,历经了寒冬的木棉树,终于绽放出朵朵红棉,这种象征着英雄的鲜花开遍了整个羊城,也红遍了整个南国。

深夜的羊城,不复白天时的喧嚣,正在为人们营造着梦乡。此时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东风路的广东省政府大院里,一间办公室里仍然亮着昏暗的灯光。一位看上去饱经风霜却还精神矍铄的老人正趴在办公桌上,借着台灯昏暗的光线审阅着文件。旁边,那一摞一摞的文件几乎占去了整张桌面。他就是刚刚从北京到达广州上任的广东省第二书记习仲勋同志。上任伊始,留给他的是文化大革命间,林彪、四人帮等反革命集团肆虐后留下的一大堆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平反冤假错案。这些天,办公室天天都会接到很多各地群众寄来的要求平反的信件和电话,其中反映的问题无不让习仲勋痛心和愤怒。

1978年6月中旬,习仲勋和省委有关负责人专项听取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在海陆丰地区的问题等汇报。其中对于发生在海陆丰的致死160多人,伤3000多人的“反彭湃反革命事件”,让习仲勋尤为关切。他心里清楚彭湃这位同志,就这样一个中国农民运动的开拓者和理论家,为中国革命,为新中国的成立有着重大贡献的人,竟然被污蔑为“叛徒”,而且还迫害了他的家人,可见这帮以林彪和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为首的反动分子是何等的猖狂。愤怒异常的习仲勋看着桌子上堆满的收集来的关于海陆丰所发生的“反彭湃烈士事件”的证据和资料,认为这是为彭湃一家以及相关同志申冤的一个契机。他郑重的将彭湃烈士的家属陈平女士递交过来的申诉资料拿在手上细细审阅,这其中还有数年前周总理为此案亲自批示的字条,没想到却被搁置了这么久,习仲勋决定要亲自办理这件冤案。

不久后,习仲勋在省委珠岛宾馆亲切的接见了彭湃的亲属陈平等人,还特地带来了陈平女士之前递交的申诉材料,以此来表示他对此案的重视,并向陈平女士承诺会尽快处理此事,给彭湃烈士以及受害的家人平反昭雪。做事雷厉风行的习仲勋不久后便向海陆丰地区派出了一个联合调查小组,专门负责“反澎湃事件”的调查取证。也在这段时间里的七八月间,习仲勋开始了他为期一个月的东三区之行,东三区就是位于广东省东部的惠阳地区、汕头地区和梅县地区。期间,他着重考察了海丰县,听取了“文化大革命”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期中发生大反彭湃的问题汇报后,对事态的严重表示了很大的震惊。

紧接着在8月中旬,习仲勋主持并在省委常委会议中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对海丰县严重违纪乱法的人员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习仲勋在广东大张旗鼓平反冤假错案的背后,自然牵涉到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利益。为达到破坏此项政策实施的目的,他们借着职务之便或动用一些社会的力量,为平反的工作设置了重重的阻力。知道背后事情的习仲勋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他的施政方向。曾经有人对刚刚复出的习仲勋的处境表示担忧,但这位已经六十多岁的老人家却坦然地说:不外乎两种结果,一是我会被挤出广东;另一种情况是我把平反“反地方主义”的事情搞好。习仲勋不但对自己的要求严格,对于身边的人更是如此。特别是对于文革期间所造成的所有冤假错案,习仲勋要求办案同志要坚持真理,要不偏不倚、认真对待。开始的时候,信访办的工作人员用那些经过筛选的申诉信件来糊弄习仲勋,结果遭到他的严厉批评。从此,他要求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必须亲自到信访办里拿取信件。以他身边的秘书为例,几乎每天都要为此事跑几趟信访办公室。

1978年10月底,习仲勋再一次主持召开了省委常委会议,会中决定了“要加快清查和落实政策工作的步伐,对待所有的冤假错案要大张旗鼓的平反昭雪”。这无疑是向那些仍然深藏在黑暗中阻挠政策的反革命集团余孽释放的一种强烈的信号。

1979年初,捷报传来,之前派出的进驻海丰县的联合调查组利用六个月之久的时间,在海陆丰各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取证,终于查清楚了当年发生的一系列的事件真相。1月25日,省委在会议中通过了对海陆丰的反彭湃事件的调查决定,认为这是林彪、“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矛头是指向周总理、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一次反革命事件。尘埃落定,蒙受不白之冤和付出几条无辜生命的彭湃烈士一家终于得到了昭雪,同时期,还有二十多万人得到了平反。习仲勋大刀阔斧为广东铲除了林彪、江青集团造成的毒瘤,终于还回了广东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个朗朗乾坤、清平世界。随即,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南海之滨,广东率先进入了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行列,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中的排头兵。

南疆古县海丰,红场,这是1928年南昌起义部队红二师、红四师胜利会师的地方,也是中国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召开的地方。东面的碑墙上,有一块毫不起眼的石碑,上面题着“学习彭湃同志的革命精神”,这便是依照习仲勋同志于1986年为红场中澎湃烈士铜像落成题所的字而刻的。如今碑文依旧,但故人已逝。习仲勋同志对于广东省的贡献,历史铭记,人民铭记。


no cache
Processed in 0.280827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