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县旧居旧址

海陆丰苏区旧居旧址

海陆丰苏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区之一,位于广东省海丰陆丰地区。1927年9月7日,中共海陆丰地委领导工农讨逆军和农民群众,继5月1日武装起义后,举行第二次武装起义,占领广东海丰、陆丰两县城,成立两县工农临时政府。9月下旬,国民党军进行反扑,工农讨逆军撤到附近山区。10月30日,海陆丰地委领导中国工农革命军第2师和工农讨逆军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了海丰、陆丰两县全境。11月13日和18日,两县分别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苏维埃政府。

红场

红宫红场旧址位于汕尾市海丰县城红场路中段。

红宫,原是明朝建的孔庙,1927年11月海陆丰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8日至21日在这里举行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选举成立海丰县苏维埃政府。1928年2月中旬,又在这里举行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改选苏维埃政府,改名海丰县苏维埃人民委员会。红场俗称东仓埔。1927年11月建立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后,军民实行礼拜六义务劳动,把东仓埔修建成广场,建了大门。彭湃亲题“红场”二字,雕刻于门额,两旁为“铲除封建势力,实行土地革命”对联。场内建有演讲台、俱乐部等,建后成为代替龙舌埔的群众集会场所。12月1日,海丰5万多名人民群众在红场举行庆祝海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

1928年1月5日,广州起义军改编的红四师和南昌起义军改编的红二师在这里会师, 海丰数万人集会欢迎,彭湃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1949年10月海丰解放,11月5日在此举行数万人参加的庆祝解放胜利大会。

红宫红场为对外开放的公园式纪念故址,内有红台、彭湃烈士铜像、红二师、红四师纪念亭等。该旧址目前保存状况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9a7a74f0f0e84106a539e66e2a30c71c

  海丰烈士陵园座落于海丰县城西郊的狗肚山,占地面积为11万平方米,陵园正门为重檐牌坊式仿古建筑,金黄色琉璃瓦盖顶,大理石和锦砖贴墙结构,气势雄伟壮观。牌坊横匾“烈士陵园”四个镏金大字,为广东省长叶选平所书,笔力遒劲,结构严谨。正门前面纵横各百米为陵园广场。正门后面是通道,两侧栽种着苍松翠柏和各种花卉,还有两个小荷花池,既庄严肃穆,又秀丽壮观。经过通道拾级而上,是烈士墓碑,墓碑高7.5米,宽1.5米,厚0.9米,上面镌刻着“革命烈士墓”五个大字,字径85X50(厘米),为陶铸所书。墓碑后面是面积为544平方米的墓室,墓室主体为拱圆形建筑,里面安放着林铁史杨望、林苏、黄兴干等两百多位在历次革命斗争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的骨骸和骨灰。
  海丰县是全国十三块红色根据地之一,是全国闻名的老外国苏区,素有“小莫斯科”之称。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彭湃、肖楚女、徐向前、聂荣臻、张善铭、董朗、吴振民程子华等都曾在这里播种过革命的种子。在彭湃领导下,1927年经过三次武装起义,创建了全国第一个工农革命政权——海丰县苏维埃政府。大革命失败后,海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开展长期的游击斗争,前仆后继,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重大的贡献,共计有3万多名海丰优秀儿女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红军及其他革命志士,无私地奉献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在这陵墓安放骨骸、骨灰的烈士,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此外,海丰县尚有沙港革命烈士陵墓、可塘革命烈士墓、黄羌革命烈士墓、抗日合作军将士墓、梅陇镇解放战争革命烈士墓等。
  海丰烈士陵园始建于1963年,1989年8月20日,国务院批准海丰烈士陵园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目前还在继续建烈士英烈榜、陈列室等工程项目。海丰烈士陵园是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场所,前往参观、瞻仰、接受教育者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清明节,市县领导同志、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和各界群众,都前往扫墓,敬献花环。

彭湃烈士故居

彭湃烈士故居全景

彭湃烈士故居位于汕尾市海丰县城海珠社区龙津东路龙舌埔。

彭湃(1896—1929),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先导者、著名的海陆丰苏维埃政权创始人。1922年5月,牵头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海丰组织。同年7月,成立广东省第一个农会——“六人农会”。1923年1月,海丰县总农会成立,彭湃为会长。1925年3月,组织成立中共海丰支部,并担任书记。1927年5月,当选中共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8月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并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11月,领导建立海陆丰苏维埃政权。1928年,当选中共第六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奉命赴上海,先后任中共中央妇委委员、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增补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委员及军委书记等。1929年8月,在上海被捕牺牲。

该故居始建于清末,坐北朝南,主楼两层,总建筑面积266平方米。后为国民党反动派焚毁,1986年按原貌重建。该故居目前保存状况好,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得趣书室

简介

得趣书室原是彭湃同志自家书室。一九二二年夏天,彭湃同志开始宣传、组织农民运动,在这里与赤山、 龙山的张妈安李思贤等五位青年农民首先成立汕尾市海丰“六人农会”。一九二五年三月,广州革命军第一次东征胜利后, 周恩来同志在这里帮助建立了中共海陆丰特别支部,一九二八年三月苏维埃失败后,得趣书室被国民党反动派烧毁。 一九五三年人民政府拨款按原貌重建,一九六二年七月七日广东省人民委员会颁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座落于汕尾市海丰县中风景秀丽的龙津河东面的海城镇桥东社,悠悠的龙津水就绕彭家门前流过。彭湃故居坐北向南,面临龙津河,原始建于清末,主楼双层,面宽3间12.9米,进深10.9米,前廊子仿西式建筑,楼板加铺花砖。风火式山墙,总建筑面积266平方米。

历史沿革

彭湃同志在这里度过童年和青少年时代代。彭湃的书斋"得趣书室"就在故居东侧。彭湃的祖父彭藩,字南金,继承父业在海丰开营店号为"名合"的杂货店。他娶妻苏氏,妾曾氏,有两男两女。次子彭辛,字惭哲,娶妻妾各一,妻王氏生三子一女,妾周凤生三子三女,是彭湃之母。按海丰的习俗,男子一般按同辈兄弟出生的先后顺序排列,姐妹不列入,故彭湃排行第四。彭家原来算不上大富户、后来在汕尾市海丰县公平镇与人合办榨油厂,生意越做越大,又兼放高利贷,钱多了,再买许多田地。彭湃出生后,彭家已成为海丰县里有名的大富户了。彭湃居住在故居读私塾、小学和中学时,留下了许多佳话美谈,这无疑给故居增添了光彩。如帮助同学们猜出"川伸反复看"的谜底是"海"字;反对给清末海丰知县冯汝梅赠送"万人伞"(又称凉伞);砸掉海丰驻军统领林千材石像的鼻子使之不能竖像等等,都是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之事。由于彭湃投身革命运动,彭家的家财家产和故居,都为革命作过贡献。

简介

红二师烈士纪念公园是广东省政府核定的革命遗址之一,是在原红二师烈士墓的基础上扩建而成。于2018年12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080万元,占地面积80亩,已建成由“红星广场”、“时光广场”、“阅兵广场”、“号角广场”和“东江平台”5个山头组成的纪念公园,园内祭奠着65位有姓名的烈士和33位无名英雄的遗骸,是黄羌林场一点一圈红色之路的起点。红二师烈士纪念公园的落成标志着全国镇级烈士陵园先行点和花园式陵园的尝试点正式成立,这对人们了解海陆丰革命斗争史和追忆先烈革命事迹提供了重要平台。

历史沿革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震惊世界,起义军逼于形势,从3日开始主动撤离南昌城。起义军一路向南撤退,冲出敌人的重重包围。10月9日,在董朗等人的领导下,1200多名起义军终于到达了东江特委所在地朝面山。在南方局和东江特委的共同领导、主持下,部队在朝面山进行了改编,放弃了国民革命军的番号,打起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成了一支由我党独立领导的正规部队,这就是红二师的来历。

海丰总农会旧址

简介

海丰总农会旧址原为明代天妃庙。1923年1月1日,海丰县各乡农会代表60多人在这里成立“海丰总农会”,选举彭湃为总农会会长,杨其珊为副会长。彭湃为总农会制作了会旗、印章,起草了《海丰总农会临时简章》和各约农会章程。总农会在此办公,设立文牍、农业、宣传、财政、交际、庶务、教育、卫生等9个部。

海丰总农会旧址是全国第一个县级农会组织的诞生地,对于研究我国农民运动史和海陆丰农民运动史有着重要的意义。2022年,海丰总农会旧址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b59812ed5f8b7e803e1c091823e331f1

简介

赤山约农会旧址位于海丰县城龙山西侧。旧址坐北向南,面宽约10.6米,进深约6.8米,面积72.1平方米左右。原为明朝所建的灵雨庵。因年久破旧,1965年拨款按原貌重建。

1922年7月海丰六人农会成立后,以彭湃为首的农会成员继续发动赤山约各村农民参加农会,他们通过讲演的方式,对农民进行思想的改造。农会规定反对"互相夺耕"、反对地主"加租易佃",以保护农会会员的利益;领导农会会员开展反对码头捐的斗争,最终城里的土豪劣绅放弃了码头捐;农会公开出面调解农民内部的矛盾。农会切实为农民谋利益的一系列行为,以及领导农民和地主劣绅斗争并取得的胜利,使得农会的影响不断扩大。同年10月,会员发展至28个乡村3390人,成立大的农会的条件成熟了。

1922年10月25日,赤山约农会在灵雨庵正式成立,即以灵雨庵为会址。在成立大会上,500多农会会员济济一堂,海丰中学校长黎越延、第一高等小学校长杨嗣震都出席了大会并发表演说。大会选举黄凤麟为农会会长。大会以后,各地要求加入农会的人员迅速增加每天平均达到10人。赤山约农会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基层农会。它规定,加入农会的人要由本人提出申请,经谈话批准入会后发给会员证。赤山约农会发表了宣言和《农会利益》传单,《农会利益》传单实际上是赤山约农会的斗争纲领和工作范围。

赤山约农会成立后,除了继续开展宣传和发展农会组织以外,还举办了一些深受农民欢迎的公益事业,如开办农民医药房等。赤山约农会影响迅速扩大,不久,在海县城的东南西北,接二连三地成立了约农会。海丰农民运动得到迅速发展。

赤山约农会旧址于1961年10月被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员会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红宫红场为对公众开放的公园式纪念旧址,内有红台、彭湃烈士铜像、红二师、红四师纪念亭等。1957年开始设专人管理,后来成立红宫红场故址纪念馆专职保护。

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11月被中宣部公布为全国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7月被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史研究室公布为广东省党史教育基地。



海丰县旧居旧址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