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荫南

18 2024-07

10:41

分享
来源:作者:

陈荫南,广东陆丰人,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从小开始经商,后被推选为陆丰商民协会第一任会长。1930年12月,任新组建的海陆紫苏维埃政府主席团成员兼秘书长。1931年被错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为他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


人物生平

陈荫南,1900年出生于广东陆丰县东海镇新圩一渔船主兼商人家庭,小时就读于本镇西门小学,后升龙山高等小学,高小毕业后到广州广雅中学就读。

五四运动后,广州革命气氛更浓,学校的进步思想也较活跃。在广州读书的陈荫南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反封建思想的洗礼。他从广雅毕业后,返回陆丰,继承父业,做起陈家有较高文化的经商者。由于他有知识、有家庭富足的财产,加上宗族权势,为人又正直,所以年轻的陈荫南很快便在陆丰商界崭露头角了。

1922年12月,陆城以郑重、黄振新等为代表的一帮知识青年,受到海丰彭湃组织农会的影响,组织青年成立一个进步团体“协进社”,进行革命活动,向陆丰的封建势力挑战,推动陆丰革命运动发展。同时以黄华等为首的一群敌视革命的青年也组织一个叫“同进社”的团体,与协进社对抗,以维护统治阶层利益。由于陈荫南的地位和影响,也被拉进“同进社”,并成为一名重要成员。1923年春夏间,彭湃亲自到陆丰筹建农会组织,这场农民运动似乎和经商的陈荫南没有什么关系,但作为一个同时代的知识青年,眼看原来自由散漫、落后自私的农民在彭湃等教育组织下,觉悟起来,抱成团体,团结互助,形成一场蓬蓬勃勃、新兴向上的大规模群众性运动,陈荫南在思想上是不能没有触动的。加之目睹出身有产阶级又留过学的大知识分子彭湃如此甘心抛弃个人一切为农民谋利益,陈荫南对彭湃及他所从事的运动更加敬佩和向往了。

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真诚合作,推动了第一次革命高潮的到来。1925年春,广东革命政府发动了第一次东征。3月初,东征军到达陆丰,在随军到达的周恩来、彭湃等关心和领导下,陆丰农民运动迅速恢复,张威等共产党人开始筹建国民党县党部和各种群团组织。五六月间,陆丰商民协会在东海镇下围尾杨家祠成立,陈荫南被推选为第一任会长。他这个有产阶级青年,就这样被推上了革命的道路,并在革命的实践中,使他逐步认识共产党的伟大,最终变成一个彻底的共产主义者。陆丰当时没有什么现代工业,大多数工人都是受雇于商业资本家的失业农民,劳资纠纷也多是商界和工人的事。陈荫南利用自己的威信,在调解劳资纠纷、支持工会斗争上做了不少有意义的事,为安定当时陆丰市面,繁荣经济,作出了贡献。

1926年初春,陆丰各界在中共陆丰特支领导下,为声援省港大罢工,成立陆丰各界援助省港罢工委员会(也叫省港罢工后援会)。陈荫南和张威、李国珍、吴祖荣等当选为委员,具体领导商界发动抵制英货、禁止商品进出口香港、动员商民捐款等活动以支持省港大罢工。由于陈荫南等人努力工作,当时陆丰支持省港大罢工工作做得非常出色,受到罢工领导人苏兆征的表扬。这年冬,陈荫南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背叛了革命,4月15日,广东军阀也叛变了革命,反动派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在反动派的疯狂屠杀面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继续坚持战斗。有着良好革命基础的陆丰人民不畏强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4月、9月、10月连续三次举行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陈荫南在革命的紧要关头对党和革命有坚定信心,毅然走在革命前列,和张威、郑重、庄梦祥等一起参与和领导了这一系列的武装斗争。

11月16日,陆丰县苏维埃政府成立,陈荫南当选为县苏维埃政府执行委员,负责清查逆产。陈荫南兢兢业业,精打细算,为维持苏维埃政府财政,开展土地革命,巩固苏维埃政权做了大量工作。由于他较长时间在商界、有着丰富的经营经验,所以陆丰苏维埃政府工作一走上正轨,他便和战友们一起创建苏维埃商业合作社,为苏维埃创办公有商业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

1928年2月,中共陆丰县委改组,陈荫南任县委委员。3月初,国民党集中强大兵力“围剿”海陆丰革命根据地。陆丰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被迫撤出县城。陈荫南和县委负责人彭元章、陈谷荪、余章南等移住夏陇,指挥西路一带农村赤卫队等武装同敌人战斗。县城失陷后,陈荫南家房屋被国民党军队放火烧毁,母亲被逼悬梁自尽,妻儿到处流浪躲藏。陈荫南听到噩耗后,悲痛万分,义愤填膺。为了革命大业,他忍着悲痛,和吴祖荣等继续坚持斗争,相信终有一日会报国仇家恨。

1928年下半年,由于县委负责同志多数被捕牺牲,陆丰重新组成以吴克绵为首的新县委,陈荫南仍任县委委员之职,在激石溪一带领导群众对反动派开展斗争。当时激石溪的斗争环境十分恶劣,但他们依托山高林密,依靠人民群众的无私支持,坚持斗争在山区中,并且出其不意地打击小股敌人。由于山区人烟稀少,敌人又不时“围剿”,除要经常爬高山钻密林之外,陈荫南等人还得忍饥挨饿,因为粮食供应非常困难,大都靠野菜度日。有一次他们在山溪边发现一张不知放了几天的死牛皮,同志们高兴极了,刮掉毛后用清水煮了几遍,虽然还遗留异味,总算是开了一次荤。这种斗争环境,一个健康正常的人都难于忍受,何况患高度近视的陈荫南?但他和同志们一样钻山洞、穿密林,这要具有多大的毅力、忍受多大的困难啊?!一次,陈荫南和一位战友在阵地前沿观察地形,敌人掷来一颗手榴弹,他却看不见,幸亏那位同行的同志迅捷把他推倒,他的眼镜甩出去老远,手榴弹掀起的泥土盖了他一身,他却从容自在,事后还诙谐地说他“命大”。后因敌人把“围剿”重点放到山区,对激石溪一带人民群众采取迫迁、隔离、连保等手段,使县委和武装队伍无法立足,1929年春逐渐东移东南山区。陈荫南等在深坑、田仔一带,一边隐蔽一边工作,等待革命时机到来。

1929年5月,中共陆丰县委向东南转移,县委负责人陈荫南、黄超如、陈允厘等先后到达陆(丰)惠(来)边界,并在陆惠边界地区发展党的组织,恢复了南塘区的三个支部,重新联络、发展党员110人。夏秋间,驻陆丰国民党正规部队陆续调出,陈荫南和县委同志一道,抓住有利时机,领导边区群众起来重组武装队伍,恢复武装斗争。1930年12月,海、陆、紫金三县党的负责人根据上级指示,在陆丰新田的激石溪,组成海陆紫县委和海陆紫苏维埃政府,陈荫南任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团成员兼秘书长,主持县苏维埃政府日常工作。

1931年夏,党内的“左”倾路线贯彻到了东江各根据地,在海陆丰也抓起所谓的“AB团”来。陈荫南在这次运动中被错误杀害。

解放后,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古大存等的关心下,陈荫南冤案得到彻底平反,被追认为烈士。他对革命的贡献得到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


最新更新
no cache
Processed in 0.299825 Seco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