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5
唯物主义者的世界里是没有奇迹的。
如果我们觉得一件事是奇迹,那一定是我们对事物理解不到位。唯物主义者把期盼奇迹,将成功希望寄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上,叫做机会主义。
用消极手段应付事情,叫右倾机会主义,比如蒋中正总是盼望国际局势朝我有利的方向变化,一味苟且逃避,这就是抱着不切实际幻想的右倾。同时,把“大力出奇迹”,蛮干骚操作,称作左倾机会主义。
唯物主义就是这么冰冷,它不承认奇迹,它只相信世界万物必有联系,我们要成功,必须认识规律、遵守规律、利用规律。
林彪对粟裕有一个有名的评价,就是“粟裕尽打神仙仗”,这可以当做同行的最高赞美,但如果我们说粟裕就是神,而放弃理解粟裕何以如此神,那就是对先贤经验的浪费了。
粟裕的神仙仗,军迷都耳熟能详,比如解放战争开始时的苏中战役七战七捷,比如围歼张灵甫的孟良崮,比如一战把长江以北打扫干净的淮海决战。
这些仗都有相同的特点,比如以少胜多,苏中战役3万对12万,孟良崮27万对45万,淮海战役60万对80万。
其次,万军之中取上将之首,总是在复杂多变的战场,发现,或者主动创造战机,集中优势兵力,形成局部的绝对优势,一举围歼敌方精锐部队。如苏中战役第一场就先打强敌,围歼整编83师。孟良崮在45万重兵集团之中,一口吃掉张灵甫的74师3万余人。淮海战役60万人对80万人,但却每一场具体的战斗都是歼灭战,先后围歼黄百韬、黄维、与杜聿明。
这是怎么做到的?
几万甚至几十万平方公里的战场,几十万人的运动与战斗,怎么发现敌人?军队怎么围住敌人?围歼敌人消耗人力物力又从而来?怎么精准按需投送到战场?这都是一个个巨大的工程。为什么国军不围歼解放军?为什么他们不打运动战?
当我们绕开战场惹眼的硝烟火光,看看背后支撑军队得以如此动作的支撑体系,才明白赢家为什么是赢家。
一、首先你要找到敌人
国军是一支瞎子部队。
粟裕在《回忆苏中战役》提到:“由于敌军进入我解放区后已处于瞎子、聋子的状况”,“特别是民兵群众封锁消息、查缉敌探之严,更是难得。华中野战军机关及第一师、第六师三万人集结休整两星期之久,驻地距海安近者仅一二十华里,在那里出操上课,开会唱歌,本地出身的侦察员庄庄有熟人,天天上公路,敌人却毫无所知”
除了解放区对国军坚壁清野的封锁,还在于国军本身的情报系统就非常落后。国军非常依赖空中侦察,这种侦察只有现代技术伪装的外表,实际上只能得到颗粒度非常粗的信息,“什么地方有共军部队”,也就仅此而已,是不是主力?什么番号?战略意图进攻方向?都无法确认。
其次,由于国军很多是拉壮丁拼凑起的部队,连侦察部队都派不出,侦察部队放出去,就可能逃跑开了小差。
了解,对敌情的洞悉,堪称是单向透明。
林彪最经典的画面,就是一边吃豆豆,一边看地图,一看就是半天,他认为“指挥员和参谋必须熟悉地图,要经常读地图。熟读地图可以产生见解,产生智慧,产生办法,产生信心。”这一点,粟裕对地图的热爱与专注,一点也不遑多让。
在抗日战争时期,粟裕就成立了专门的地图测绘参谋队伍,到解放战争后期,这个队伍已经高达100多人。他个人对地图非常精通,作战方案都要在地图上反复测算,熟悉村庄、地名、河流、因为要规划行军路线,连水田、旱田都分得清清楚楚。
粟裕的绘图参谋秦叔瑾回忆:他们有一次进入一个叫周家仓的小村,粟裕发现图上标记少了一座瓦房,粟裕立刻让他修正。
和一般的人不同,一般人都用1cm:5km的作战地图,粟裕同时还要用1cm:2.5km的地图。这位将军微观上不仅比别人更微观,更细致,而且还要把局部战场放到宏观层面考量,他会同时使用更宏观的地图进行对照,把局部战场放到全国局势中进行思考。
不仅比你考虑得细,还比你考虑得广。他指挥微观战场算无遗策,在大战略上,还贡献了淮海决战的构想。
除了对地图的测绘与熟读,粟裕身边一直有一支神秘队伍:四中队,就是专门的电信侦听部队,常年在粟裕身边,因为屡立奇功,被称为“经常吃红烧肉的部队”。在苏中战役、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中,都破获了关键的情报。
除了技术层面,解放区对所在人民的进行了高度的组织,建立了天罗地网的情报系统。还有就是周恩来领导的隐蔽战线的工作,在敌方阵营安插大量内线,除了耳熟能详的国防部作战厅郭汝瑰,仅在徐州一处,就有打入徐州剿总的钱树岩,打入国民党联勤总部徐州18区台的张孟达,打入大郭庄飞机场的吴炎武,打入国民党宪兵独立第一营的戴元嘉等。
这个立体多维的信息网络,都让华野的情报,不管是信息的准确度还是精细度,都领先国军一个时代。
靠着对地形与敌情的更深认知,粟裕经常带着队伍在敌军的狭缝中自由穿梭,如入无人之境。如孟良崮战役,叶飞的1纵2万人,从国军11师、65师约6万人的空档中穿过,实现对张灵甫的包围。
6纵则更神奇,在国军59师、64师的眼皮底下埋伏了一周,国军空军发现之后,64师因为搞不清楚我方部队具体情况,分不清是主力还是偏师,竟然未予牵制。围歼张灵甫发起之后,6纵两夜急行军200里,占领垛庄,断了张灵甫的后路。
这些胆大心细的操作,需要都是对敌情的准确情报,不仅要搞清楚敌人的位置,还需要知道具体的番号,以及战略意图。当然,也包括对微观地形的异常熟悉。
而国军一方,直到对张灵甫的战斗打响,才真正搞清楚华野主力的位置。这个时候计划以张灵甫为诱饵,将方圆几百公里范围内的军队集结到一点,实现中心开花,反包围华野主力,也仅仅只能在委员长的幻想中才能实现了。
二、你要把队伍拉过去——运动战何以可能
淮海战役,国军称自己的布阵是常山之蛇,就是沿着公路、铁路线一字排开。
国军为什么要这么摆,这么摆完全就是打明牌,根本做不到军事上的出其不意,为什么?
这是国军的后勤体系决定的。解放战争开始后,国军建立了继苏军之后的世界第二个“联合勤务”的后勤系统,全国设立了四个剿总司令部,分别是东北的卫立煌、华北的傅作义、徐州的刘峙、华中的白崇禧,为弱化国军派系林立的军阀痼疾,整个后勤都收归剿总司令部统筹。
但这个后勤体系有非常大的问题,就是人员配备严重不足。首先以是整编师(军级)为单位的辎重队伍人数从原来的3000-4000人,下降到千人规模,而解放军与之相比的,一个主力纵队(军级),配备3500名常备民工。
军级单位本身的后勤人手不足,不足的后勤功能,由剿总司令部统筹补足,而剿总司令部的后勤系统严重依赖公路铁路,所以,我们看到了国军在多次战役中如常山之蛇的布阵。他们的的行军路线不能脱离公路、铁路,具有高度的可预测性,也束缚了作战计划的想象空间。
朝鲜战场上,美军发现志愿军一波攻势只能保持7天,因为志愿军单兵可携带口粮、弹药的极限。国军在如此笨重的后勤体系支持下,一波攻势往往只有100里,然后需要原地等供应。
而解放军,一直以来都是以后勤体系服从军事需要设置的。
解放战争开始阶段,部队在解放区内线作战,解放军采用的是就地补给模式。电视剧《粟裕大将》苏中“七战七捷”里有非常真实的再现。
七战七捷第一仗宣泰战斗打完了之后,华野迅速转头东进,连夜强行军50公里,围住了如皋方向的49师。劳军群众早早已经把食物准备好,在半路上等着军队路过了。
支撑这个就地供应的,是“分散存储,藏粮于民”的供应系统,群众分散备粮,粮食“分散以户为单位存藏,米面都要晒干,防止霉烂,晒干蚀耗由公家负担,但损失或坏掉群众要赔偿”,甚至,每家要多准备2-3天熟粮做预备粮,教育群众“先烙先吃,随吃随补,新旧交替,轮流倒换”,一旦有紧急需要供应部队,随时都可以拿出现成的熟食,以供军需。
从1946年9月开始,解放区内普通村民就已经军事组织化,“各区村除民兵有组织外,十六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子,须按车辆、骡驴、担架、挑子迅速组织成班、分队、中队,随时应征出动”,男青壮年大部分出工支前,妇女则成立妇救会,加工干粮,预备大枣水和绿豆汤,招待过路军队和伤员。
这是一个毛细血管网络一样的,有充分柔性的即时供应系统,部队只要在解放区里内线作战,都能得到这个系统的即时供应,这个系统给了粟裕的部队以充分的机动性,粟裕那野兽般的想象力,不会被后勤系统的能力所束缚。
但随着战争规模的扩大,这个系统肯定就不敷使用了。首先是战争打到了外线,远距离运输成为必需,其次,要供应的量越来越大,分散的、灵活的就地筹措已经无法满足战争需求。
1947年1月鲁南战役是12.5万部队参战,到1948年9月济南战役时,已经是42万部队参战了,统一的,大规模的后勤供应系统应运而生。
但无论如何,这个系统是根据军队需要来建设的,保证了它供应的及时性、充分性,以及满足运动战大范围、长距离调动部队造成的需求的易变性、柔性供应的特点。
淮海战役,总共供应粮食9亿6000万斤,动员支前民工540万人,这就是一个超级工程,要把这个供应系统搞清楚,推荐大家看论文(贺朝霞:《淮海战役后勤保障研究》)。
粟裕有2次著名的“抗命”,当然,这里的“抗命”是修辞手法,粟大将的党性是非常强的。第一次是1946年解放战争刚打的时候,中央让华野离开苏中去淮南,粟裕坚持在苏中内线作战,先打几仗。这一个坚持打成了七战七捷,成为解放战争运动战的典范。第二次就是1948年4月,解放区已经到了人力物力承受的极限,主席希望粟裕带兵过江,像刘邓一样打到国统区腹地,开辟新战场。但粟裕“斗胆直陈”之后,留在长江以北,先后发动豫东战役、淮海战役。
为什么会有两次“抗命”?我认为是粟裕灵活机动的战法,需要的是解放区同样柔性、灵敏、保障有力的后勤系统作为支撑,大兵团无后方作战,刘邓跃进大别山已经做了示范,损失了一半的人与全部重武器。在红军只有几万人的时候,可以边走边打土豪,或者就地建立根据地。但几十万的兵团,再这么打,已经失去了可行性了。
这套提供了充足人力物力的后勤系统,让解放军摆脱了铁路、公路的束缚,解放军得以出其不意出现在敌方难以预测的位置,这正是解放军高机动性的来源。
支撑这支灵活机动的军队的,其实是对解放区深入毛细血管末梢的精细治理体系。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抽取,却没有造成解放区的经济崩溃,甚至在1948年的春天,山东解放区遭遇严重的春旱,解放区军民一边战胜旱灾,一边相继发起了豫东战役、济南战役,这无疑是巨大的治理成果。
为什么战争是一个国家浴火重生的必要?没有战争,政权的毛细血管就没有机会伸入社会末梢,整合并治理社会,锻造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理体系。
三、过去了能把敌人吃掉吗?——小米加步枪的神话
华野早在1947年1月,就用鲁南战役的缴获,建立了自己的特种兵纵队,包括至少榴、野、山炮104门,迫击炮113门,汽车474辆,坦克24辆。
除特纵以外,每个步兵纵队还有战防炮连,主力步兵纵队还有炮兵营和炮兵团,每个步兵师有炮兵连,每个步兵团有迫击炮连。
一个纵队3师9团,满编三万人,轻机枪486挺,掷弹筒486支,重机枪162挺,迫击炮100门,战防炮4门。
在孟良崮战役的时候,华野的装备就已经不输国军的王牌74整编师了,装备了大量攻坚武器。由于74师转入高地坚守,丢弃大量重武器,且华野的轻型迫击炮曲射火力特别适合山地,便于运输且数量管够,让74师尝尽了苦头。
除了歼灭战的缴获,解放军还迅速建立了自己的军工生产体系。
山东解放区位于威海的胶东兵工厂,抗战期间就建立了,仅1946年至1947年,胶东兵工厂就生产掷弹筒4330个、火炮327门、炮弹51万发、子弹424万发。仅1948年一年胶东就生产火炮472门、炮弹96.8万发、100毫米迫击炮弹6.6万发。
此外,1947年1月,华东局出资3.5亿,东北军出资1.5亿,是由华东财经委员会主任朱毅亲自带队主管,创办了大连建新公司。1947年6月,大连建新公司月产炮弹钢达到了90吨。1948年,工厂月生产炮弹两万发,1949年月生产炮弹四万发。
1948年6月,东北军区军工部有大小工厂55个,工人1万多,干部2500多,不仅满足东北作战要求,而且输出支援华东战场。大连建新公司生产的弹药大都是用苏联和朝鲜的船只运送到华东地区,国民党的军舰根本不敢拦截。
到了淮海战役,华野的特纵已经拥有几百门的重炮,淮海战役期间,华野每天向敌方阵地倾泻3万发炮弹。
这里插一嘴,这就是为什么解放战争的战略是全力争胜东北,派了政治局一半的委员到东北的原因。东北地广人多,工业基础发达,占了这个东北角,就有了统一中国的实力。所以,关内最主要的战略是维持,甚至必要的时候,只是搅乱,中野跃进大别山、华野拟渡江南下,都有一点点当做偏师使用的影子,起到的是奇兵、打乱、扰乱敌方部署的作用。
华野一支偏师,打出了主力的战果,歼灭了最多国军主力,超预期完成了中央原有的战略规划。
四、唯物主义者绝不用爱发电
新中国的革命战争是中华儿女取之不竭的精神财富,因为我们完成了太多的“奇迹”。
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应该迷信“奇迹”,我们应该相信,万事万物背后必有它的逻辑和理由。
土改、政治教育、建立全新精神面貌的人民军队,这只是第一步。没有团体可以超越物理规律用爱发电,人不能飞行,肉身没法挡子弹,人海战术在机枪面前就是廉价的饲料。
我这篇关注的,是“祛魅”的部分:神机妙算的大将军是需要情报的,不是靠掐指一算。人民解放军是要吃饭的,后勤系统灵敏而且高效。都是肉胎凡身,解放军一样需要强大的钢铁火力与敌人对轰。
在非常低的起点下,人民解放军做到了物质条件下可以做到的极限,而且,超过了对手的水平。这些物质支撑,丝毫不损害解放军的伟大,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胜利,一定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的。
唯物主义者,绝不会用爱发电。
参考资料
吕迅:《军事历史研究:孟良崮战役国民党军失败原因再分析》
秦叔瑾:《我给粟裕将军画地图》
刘统:《决战:东北解放战争1945-1948》
陈佳:《解放战争中华东部队军粮供应论述》
马前卒工作室:《淮海战役》